作者: 王 浩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1-12-02 09:24
老舊小區改造直接關系群眾的居住環境,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。我市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民生實事強力推動,市開發區紅盾花園、綠河小區、檢察院家屬院、鄄城世紀新村、鄆城縣托修廠、唐塔片區等一批改造項目,經過雨污分流、環境整治、線桿線纜治理、基礎設施完善、增設車位、外墻保溫等改造工程,實現了“華麗變身”。小區環境顯著改善,基礎設施不斷完善,配套功能逐步齊全,群眾居住的舒適度、滿意度大幅提升。
我市在改造列入省計劃58個項目的基礎上,又改造了161個老舊小區(家屬院),全年改造219個項目,惠及群眾8.9萬戶、28.5萬人。截至目前,所有改造項目基本完工,正在掃尾。
分類實施齊出力
改造資金更多元
“看,我們這里安裝上了天然氣管道,自來水也直供了,下雨也不積水了,還給建設了老年人活動中心……”鄆城縣唐塔街道居民王利洪領著記者在居住了15年的唐塔社區轉悠,對改造的每一個工程都津津樂道。
“我今年73歲了,原來煤氣沒氣了都得讓孩子給抬上樓,現在馬上通天然氣了,再不用麻煩孩子們了 ?!蓖趵楦嬖V記者,之前,唐塔社區的1005戶都沒有天然氣管道,使用煤氣罐不僅危險高,還很麻煩。
讓這1005戶居民都能夠使用上天燃氣和直供水,投入的改造資金可不少。
我市創新工作機制,分類實施改造。在改造主體上,由原來單一的街道辦事處為改造主體,形成了產權單位、平臺公司、社會組織和金融機構等多方作為改造主體的體制;在解決資金困難上,將小區內道路、雨污分流、綠化等基礎設施改造納入城建計劃,由政府出資建設,同小區外城建工程同步規劃、同步報批、同步實施。據統計,政府投資建設小區內部道路380公里、雨污管網310千米、弱電入地8.9萬米、綠化工程35萬平方米。有產權單位的,動員原產權單位籌資改造,累計籌資約5200萬元;在專營單位出資上,對產權不屬于專營單位的,引導供水、供電、供暖、供氣專營單位主動承擔社會責任,出資參與改造,主動降低入戶安裝建設費用近30%。弱電線路改造政府配套建設管網、橋架,其他投資由通信企業承擔;在引導居民出資上,對供水、供電一戶一表改造,政府每項負擔1000元,其余部分由居民出資。
“居民也要出一點,更重要的是讓社會力量參與進來?!笔凶〗ň治飿I科負責人蔣建省說,我市采取財政獎補、業主自籌、社會融資等多元籌資方式,最大限度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,確保改造工程資金的最大需求。
“要我改”變成“我要改”
居民參與更主動
“原來把房子出租出去的業主,現在都吵著要搬回來?!遍_發區丹陽街道辦事處紅盾花園小區的業主羅新建告訴記者,不少鄰居給他打電話問小區改造的進度。
樓體增加了保溫層,道路工程、雨污水工程、弱電工程均已完工,小區環境變好了,路也平整了,這是吸引部分業主想要搬回來的原因。
為什么這樣改?群眾的事情群眾定,業主有很大的決策權。
我市按照“一區一策、一樓一案”的辦法,優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把“改什么、怎么改”的主動權交給居民。在項目選定、方案編制、工程實施等過程中,全程邀請業主代表參與,做到“事由民議、策由民定、效果民議”。累計聽取群眾提出的意見1.1萬余條,小區居民供水、供電改造意愿達到80%以上的全部進行一戶一表改造。
鄆城縣拖修廠小區是20世紀90年代建設完成的小區,雖然只有4棟樓房,但是建設年份較早導致的配套基礎設施差,樓道內亂寫亂畫、墻體脫落,小區內車輛亂停亂放、私搭亂建現象嚴重。
“我們小區最北側是個磚壘的垃圾箱,旁邊還有一個旱廁,一走到后面就是臭氣熏天,這個地方是我們所有居民都迫切想要改善的地方?!痹撔^業主商圣川告訴記者,原來根本就沒有小區的樣子,門衛室是鐵皮屋,到處都是垃圾堆。
經過現場調研和部分業主座談商議,把拆除違建、規范弱線管線、完善基礎設施、增加外墻保溫等工程列入小區改造計劃。經過接近半年的改造,整個小區“改頭換面”,新蓋了門衛室,重鋪了道路,還規劃了停車位,小區后面的旱廁和垃圾箱全部拆除,建成了紅色文化活動場所。
“這都是我們自己想改的,當然都積極參與,清運垃圾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幫忙,人人都夸改得好?!鄙淌ゴㄕf。
“我們充分發揮黨員引領作用,帶動小區居民全程參與,讓居民從‘要我改’到‘我要改’,讓群眾成為小區主人翁和當家人,通過黨建引領組建業委會,聘請物業服務企業或專業服務隊伍徹底解決長效管護難題,讓改造工程成為長效工程?!编i城縣房產服務中心副主任呂素梅告訴記者。
“面子”“里子”一起改
改造內容更綜合
走進鄄城縣古泉街道世紀新村小區,石青板鋪設的廣場上,幾位老人拿著馬扎在曬太陽,三兩孩童在亭廊下嬉笑玩耍,還有幾位工人正在補栽綠植。干凈整潔的環境、嶄新的樓梯外立面、平坦寬敞的路面,一派“新村”模樣,完全看不出這是鄄城縣第一批建成的小區?!碍h境一天比一天好,住的也越來越舒心?!瘪R秀君一邊說,一邊豎起了大拇指。
讓居民點贊的,除了環境變化,還有各項設施的完善。
新規劃的停車位,新增設的照明設施和健身器材,特別是改水改電項目等方面讓居民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。
“改水改電以后,電費水費都降下來了,我們也能從網上繳費了,真是太方便了?!蓖瑫r完成水電改造的金劍圣景園小區居民任燕婷說。
“不光改‘面子’,更要改‘里子’?!北据喞吓f小區改造不僅有不少完善類改造項目,物業管理也是亮點,改造完成的219個老舊小區,將全部引入物業企業入駐,實現由“脫管”變“物管”。
牡丹區把所有沒有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整體打包交由和家(北京)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服務,東城辦事處和南城辦事處已有37個老舊小區整體簽約。通過老舊小區和周邊新建小區“肥瘦搭配”,共用物業企業,采取“先嘗后買”“微利經營”的模式,逐步培養業主花錢買服務的意識,實現可持續的物業服務。
“2022年全市老舊小區改造計劃任務已確定,全市計劃改造89個項目、3.1萬戶、321.4萬平方米,涉及9個縣區?!笔Y建省介紹,下一步,及早謀劃、早啟動,按期保質保量完成各項改造任務,把好事辦好。
記者 王 浩